牟传珩:“世界是个圆的整体” 早在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捷克斯洛伐克诗人乔治•沃克,面对世界范围人类大对抗、大裂变的现实,就曾痛苦地写道: 世界是一个圆形的整体 像一颗心脏 如果它一分为二 就一定会死亡其实,大自然受“节约法则”支配,在引力与斥力的作用下,本身就是一个无限圆的普遍和谐体系,即圆和体系。宇宙从果实到天体,从运动到规律,都是圆和形态和圆和系统。因为只有圆和才能抵消阻力,减少摩擦,高效运动,节约发展。人类之初,之所以发展缓慢,长期愚昧,就在于还没有感悟和适应这种自然法则和圆和运动。这与他们使用树枝、石斧、骨针等不转动工具相一致。当人类开始运用杠杆这种半圆转动手工工具时,便可移动比人体大几倍的物体;当人类运用了滑轮这种全圆转动手工工具时,便可使物体腾空而起;当人类采用了车轮转动这种简单人力工具,便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形成了崭新的时间、空间与效率观念。自从人类开始采用了轮转工具和圆运动的生产方式,从滑轮到机器,从机器到自动化体系,从手工石磨家庭作坊生产方式的圆转动,到马达工厂生产方式的圆转动,再到电脑联网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生产方式的圆转动,社会物质生产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社会政治生活也开始了相互合作“民主共存”的新形态。哲学是圆的探索,科学是圆的发现,技术是圆的应用,工具是圆的成果。人类创造财富,满足需要的历史,也就是探索、发现、应用圆动工具,结构相应的经济关系与政治制度,并形成一定意识形态的历史。而与这一历史进程相伴而来的是生产方式上简单圆与局部圆之间不圆通、不和谐的冲突与矛盾。人类在简单的“非黑即白”思维方式单线条发展时期中,不断萌生出简单的、机械的和思辨的圆意识、圆思维,从中国的《太极图》,到西方的《天体运行论》;从机械论,到辩证法。人们在逐渐感悟、理解受自然力推动的宇宙基本形态及规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想认知的冲突与对抗,而每一次圆工具革新所导致生产方式的转变,都在社会政治层面和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震荡。1861年美国爆发了著名的南北战争,本质上就是机械化圆动工具引发的工业革命造成的。在日本,是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1879年废除封建制,都是圆动工具机械化导致生产方式变革引发的震荡。在中国,则是以辛亥革命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样,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柏林墙倒塌、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及海湾战争中国际联军打败野蛮力量萨达姆,也都是以卫星、电脑为标志的圆动工具全球化变革激起的国际性震荡。这一震荡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反应,而在中国大陆则以全面否定“十年文革”后无法扼制的市场经济改革方式表现出来的。甚至在台湾都导致了民主化改革的浪潮。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从简单圆到复杂圆,从机械圆到体系圆,从局部圆到整体圆,从工具圆到思维圆,从经济圆到政治圆,从自然圆到社会圆的相互冲突与协调中进化发展的。人类将伴随以电脑革命为标志的生产方式整体圆和谐,摧毁工业烟囱、突破生产围墙,并伴随以思维方式变革为核心的人类精神整体圆和谐,推到认识屏障,化解问题死结,彻底结束社会大分裂、大对抗,相互消耗,自我浪费的破坏性历史,做出共同妥协,圆和发展的利己主义选择。最终再从社会圆回归自然圆。于是,人类从几千年来血雨腥风、两败均伤的大对抗未成年生活中幡然自悟,“核冬天”的噩梦,惊醒了睡在历史墓志铭上的黑色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