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金光鴻律師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孫子兵法,是戰爭法則。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獨是戰爭法則,我以爲也是商戰法則,爲人處世法則,個人謀生,家庭,交友,甚至下棋、打牌等种种有兩人以上的社會關係的相處、爭戰,謀勝的法則。
老子第三十三章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了解別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智者;而了解自己的人則是明白人。老子說,只有了解自己的人才算得上是強者,一個強大的人。
自知則明,明,反義詞是暗,老子說,了解自己的人心裏是透亮的,是明白人,反過來說,不了解自己的人心裏是昏暗的,如同在暗夜裏走,一輩子不見光明。
唐代筆記小說《虬髯客》中,寫了一個虬髯客欲與少年英雄李世民爭天下的故事,虬髯客一見李世民,知道自己不可與之爭鋒,於是放棄了與李世民爭中原的想法,後來,成了中原周邊一個小國的國君。
這是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的人。
諸葛亮未出茅庐,即能三分天下,這是明天下大勢的人,但他後來六出祁山,欲一定中原,復興漢室,未免有點強自己所難了----連一大將魏延都容納不下,而且所用之人,馬稷,姜維,楊儀等輩,不是誇誇其談,言過其實之徒,就是平庸保守之人,劉備在的時候,還有幾個人才,後期則人才凋零,以致弄得“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是蜀國沒有人才嗎?
顯然不是,所謂十步之內必須芳草,十室之內,必有忠信之人。
實質是諸葛孔明先生不懂得激勵人才,發現和培養人才。
所以,諸葛亮輔佐劉備,只能三分天下有其一,正應了孫子兵法所云,一知己,一知彼,一勝一負。
再看看張學良,張學良與乃父張作霖一樣,同屬B血型生人,一爲枭雄,一爲浪蕩公子哥,亡國亡軍,丟失故土不說,東北軍的建制也沒有了,平日言談就是吃喝嫖賭和玩女人之事。
他老子張作霖是在刀尖上、綠林中滾出來的人,張學良則是學堂出身,沒有一天的社會歷練,平日所爲,無非就是吃喝嫖賭,唱歌跳舞之類的上流社會颓废的花花公子所爲。
西安事變實則是張學良想取蔣介石而代之,否則就不會爲毛匪利用了,所謂既不知己,也不知人,焉能不身敗名裂。
中共給他榮耀,無非是出於與蔣介石政治博弈的需要,中共是什麼貨色?中共說好的人能好到哪去?
請看一段《論語》便知: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
子貢問孔子說,老師,人人都喜歡的人,如何?孔子說,不行。子貢又問,人人都討厭的人,如何?孔子說,也不行,不如好人喜歡,壞人討厭的人。
老天爺讓他活夠世壽,前半生吃喝嫖賭,亡國亡軍,後面大半的人生在囚牢監禁中度過,無非是讓他活着做個見證,就是,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別人的人,活著是什麼下場。
正應了孫子兵法云,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殆。
女人嘛還好一點,女人無非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要是一個男人,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張學良就是前車之鑑!
但現代女性走入社會的不少,有的承擔的社會責任絲毫不比男人小,這時,社會可不管妳是不是女人,那遊戲的規則和標準,對誰都是一樣的,決不會因爲妳是女人,社會就會對妳另眼看待,江湖就會爲妳另設規則,或者標準有所降低……如慈禧太後,宋氏三姐妹的悲喜人生,韓國總統朴槿惠就是前車之鑑。
有沒有一條路可以幫助我們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別人、社會和天下大勢呢?
有。就是讀書。讀對的書。書讀不對也不行,空耗歲月不說,還會誤入歧途。
美國東部時間二零一七年九月九日上午11:31
此文于2017年09月11日做了修改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