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輓聯配空椅大華府公祭劉曉波 輓聯配空椅大華府公祭劉曉波| 世界新聞網
記者羅曉媛/華盛頓報導 2017年07月17日

大華府公祭劉曉波活動在華盛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前中國社科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嚴家祺回憶劉曉波。(記者羅曉媛/攝影)
影片來源:羅曉媛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13日病逝,引發舉世矚目,全球各地的公祭活動不斷。劉曉波生前好友及關心其生平的一批志願者,16日晚在華盛頓共產主呼籲生者傳承他的勇氣與精神,完成其遺志;同時亦疾呼各方努力,讓劉曉波的太太劉霞早日來到自由之地義受難者紀念碑前為他舉行公祭,紀念劉曉波為爭取民主、自由、憲政中國的努力,。
「曉掛雲帆夕渡冥河 英雄來去都自由 波湧海天虹貫霄壤 聖賢生死皆圓滿」在學者王康為劉曉波所作的輓聯中間,擺著劉曉波的照片和一把空椅,意在呼應當年,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對著一張空椅,把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人在獄中的劉曉波。
伴著劉曉波獲諾貝爾獎時的儀式主題歌「索爾維格之歌」(Solveigs song),劉曉波友人與現場民眾相繼發言,追思劉曉波精神,並探討中國的未來。
前中國社科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嚴家祺說,「我們要繼承他的遺志,一讓劉霞早日來到自由之地,二讓『零八憲章』的精神傳遍整個中國,並改變中國。」他呼籲海外從事中國民主化的個人團體團結起來、消除分歧,依照「零八」精神,爭取民主、自由憲政及聯邦制的中國而努力。「曉波的去世,給我們更多信心而非黑暗。」

2017-7-16 郑义北明王康王丹在大华府公祭刘晓波会场上
現場亦有不少人認為,劉曉波的離去,標誌著中國和平轉型的大門從此關閉,未來必將有鮮血才能換來中國的民主憲政轉型。作家鄭義表示,本來劉曉波可以參與中國的這場和平轉型,但最後機會被斷送。「對中國的未來,我深感憂慮,將來可能是血流成河的時代。」
民運活動家王丹則呼籲中國的年輕一代站出來,「中國的未來屬於年輕人,年輕人站出來不一定要是激烈的事,但要從做好自己開始,讓自己從人民變成公民,讓中國變得更好。」
華裔女作家巫一毛在任獨立中文筆會副會長期間,與時任中文筆會理事的劉曉波交集頗多。她回憶,在劉曉波入獄前,兩人都是透過視訊電話頻繁聯繫,「曉波是我的中文潤色編輯,而我就幫他檢查有無錯字。所以當時,曉波寫的文章,我都是第一讀者。」
想起當年劉曉波邀請她來吃劉霞做的「紅燒肉之約」,巫一毛不禁哽咽。她說,劉曉波入獄坐牢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劉霞在外面「坐牢」其實更慘,她只是因為愛曉波。「我們很想為劉霞做些什麼,但深感無力,只希望他能早日出來。」
大華府公祭劉曉波活動在華盛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公祭以默哀開場,現場數十民眾到場追思劉曉波精神,呼籲生者傳承其勇氣,完成其遺志。(記者羅曉媛/攝影)
大華府公祭劉曉波活動在華盛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作家巫一毛回憶劉曉波生前。(記者羅曉媛/攝影)
大華府公祭劉曉波活動在華盛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民運活動家王丹回憶劉曉波。(記者羅曉媛/攝影)
大華府公祭劉曉波活動在華盛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學者王康回憶劉曉波。(記者羅曉媛/攝影)
大華府公祭劉曉波活動在華盛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公祭以默哀開場,現場數十民眾到場追思劉曉波精神,呼籲生者傳承其勇氣,完成其遺志。(記者羅曉媛/攝影)
大華府公祭劉曉波活動在華盛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現場數十民眾到場追思劉曉波精神,呼籲生者傳承其勇氣,完成其遺志。(記者羅曉媛/攝影)
大華府公祭劉曉波活動在華盛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公祭以默哀開場,現場數十民眾到場追思劉曉波精神,呼籲生者傳承其勇氣,完成其遺志。(記者羅曉媛/攝影)
大華府公祭劉曉波活動在華盛頓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碑前舉行,現場數十民眾到場追思劉曉波精神,呼籲生者傳承其勇氣,完成其遺志。(記者羅曉媛/攝影)
(2017/07/17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