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6)五个基本法则的关系 六、 五个基本法则的关系
思想来源:
1. 数学,集合互不相交的概念。
2. 心理学,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层次需求。
五个基本法则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粗略的看,链条:
自然法则→赏罚法则(大自然赏罚)→同源法则→
→同情法则→赏罚法则(规则赏罚)→期待法则,
随着向右,这链条的自然属性不断减弱,而社会属性不断增强。
此外,五个基本法则的关系,并不像如图1所示的那样,并不是严格的互不相交,但图1的思想,仍然是我们研究文化基本法则的出发点。
五个基本法则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如下图2说明:
(图2)
期盼法则 (第四层)
同情法则 赏罚
法则 文化规则的赏罚
同源法则 大自然的赏罚
自 然 同 境 法 则 (第一层)
图例说明:
图2中有五个法则,分为四层。
(1) 每一层法则的遵循与运用,都是基于下层法则基础之上的。
(2) 每一层法则的遵循与运用,是无法离下层法则而独立存在。同时,任一层法则的存在,都可以不需要上层法则。
(3) 从下至上,随着自然属性的减弱,社会文化属性相应的增强,字体也就相应地变小。
(4) 自然同境法则是其它四个基本法则的天然基石。文化主体为其生存,其它四个基本法则的遵循和运用,都首先要遵守自然同境法则。
(5) 赏罚法则、同源法则和同情法则、期盼法则,它们的内容是互不相交的。
(6) 同源法则是同情法则的天然原因。同情法则的遵循与运用,首先是基于狭义的DNA法则的,其次,才是广义的DNA法则。
(7) 对于赏罚法则,文化规则中赏罚的建立,是基于大自然对人类活动的赏罚之上的。
(8) 最顶端期盼法则的遵循和运用,是先后建立在自然法则、同源同情法则和赏罚法则基础上的。所有的期盼(期盼法则),是从共同情感出发(同情法则),以赏罚为基准(赏罚法则),而建立的。
当然,这种分法,并不是100%的,尤其是第三层与第四层。
五个基本法则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回答如下:
自然同境法则是社会文化中神圣自然的天然法则;
同源法则是社会文化之所以产生的天然原因;
同情法则是社会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它是文化中个体团结的天然基石;
赏罚等价法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盘;
期盼法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活力或动力。
待续
王衡庚,2005年于华南师范大学大学
(2017/07/06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