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之國軍的文曲星:歷史小說家高陽 中華民國之國軍的文曲星:歷史小說家高陽
蘇文莊 撰
民國106.3.21.
《 台灣民主土壤 造就高陽歷史小說家人才 》
台灣出人材,軍公教打拼出來的民主土壤,澆灌造就了歷史小說家高陽,一個人經歷的縱深,所遇見的人物,加上自己的天賦與努力,就決定你的角度聚焦與人生認識。
高陽說: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去中央研究院的清史館報到的。
台灣有這樣的大環境給高陽,感謝遷中研院來台的推手,德國博士朱家驊,而中共沒有這樣的情懷與人文,只有歌頌共產黨之宣傳部。
《 兩種意識型態的導遊領隊 洋派導遊 VS 土共導遊 》
1928年成立的paleontology南京古生物學院,多年前,我趕上在被摧殘前的最後一瞥,感謝那位南京有人文氣質的導遊,她來希爾頓飯店接我們,一群由美國來的遊客,她一大早逕自帶我們去參觀古生物學院。
館內已經被洗劫一空,只有老照片,及成排的一些瑪瑙,當年,中研院在河南的殷商考古甲骨文,全不翼而飛,徒留照片。
7年後自己參加的南京一日遊,就是中共形式的一般俗氣當地土共訓練班的導遊,宣傳雨花台9名被國民黨殺的共產黨,她說:9是道教最高的數目,肯定不止9名被殺,一種土共意識型態,對歷史的無知,破壞南京古文化,幾個醜陋的土匪霸氣人民碑。
中共快罷手吧,欲蓋彌彰,壓制中華人文,你共產黨要壓在中華民族之上,要全民養你們8千萬共黨貴族身分,物價指數如此高昂,小小生民何以謀生?
出版家霍寶珍曾言:「中國大陸有十一億人口,也沒有出過一個高陽」。
因為共產黨摧殘人權,洗腦人民,及違反中華人民生計,民脂民膏的中共,怎麼學的到中華文化的無欲則剛?寫不出來人味的歷史小說,只有虛情假意歌頌共黨,赤地千里的血腥。
《 帝力與我無關 》
晉‧皇甫謐的《帝王世紀》
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十老人擊壤于道。
觀者歎曰:「大哉帝之德也!」
老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
維基
高陽(1922年3月15日-1992年6月6日),一說生於1926年。浙江杭州人。為中華民國當代作家,以歷史小說著稱,精通清代歷史掌故。本名許晏駢,譜名儒鴻,表字雁冰。筆名高陽、郡望、史魚、孺洪等。高陽原為許姓郡望。
抗戰結束後,從事新聞工作。大學中途退學,考入國民政府空軍軍官學校書記,後在1949年隨軍赴台灣,駐居岡山。於軍中刊物、文藝活動中顯露才華。
1957年任中華民國國防部參謀總長王叔銘秘書,開始進入台北文壇,文名漸起。退伍後任台灣《中華日報》主編以及《中央日報》特約主筆。
1951年,高陽開始了他的歷史小說創作歷程。一生創作頗豐,著作約90餘部,105冊,讀者遍及全球華人世界。其中代表性作品有《胡雪巖》三部曲、《慈禧全傳》、《紅樓夢斷》全集等。高陽的作品中對於清代歷史有着獨特的研究深度,也是他最為拿手的部分。他也是著名的紅學家。出版家霍寶珍曾言:「中國大陸有十一億人口,也沒有出過一個高陽」。
此文于2017年03月21日做了修改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