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藏传佛典汉译拉开序幕 
開啟西天的寶藏 欽哲基金會贊助法鼓佛教學院譯經
用臺灣積累數十年的佛學人才,終於實現研修佛學者宏覽藏傳經本的盼願。法鼓佛教學院與美國欽哲基金會將6日下午2點,在法鼓山安和分院簽署合作「藏傳佛典漢譯暨翻譯人才培訓計畫」,準備執行開始此項艱鉅譯經工程。簽約代表欽哲仁波切、惠敏法師,將與姚仁喜、丁乃竺、蔡伯郎等現場兩百多位貴賓,共同歡喜見證此一夢想的啟航。
法鼓佛教學院表示,以現存藏傳、梵本佛典,可以彌補漢傳佛典缺佚的部份,豐富活化人類寶貴的文化資產。而同樣是以護持佛法研習與修持為宗旨的欽哲基金會,也根據過去四年協助設立「八萬四千」藏傳佛典英譯計畫的經驗,達成與該校合作的共識,初步雙方將以一年的試運期來修正計畫的安排與走向,也希望廣納不同專家學者的意見。
由於漢、藏佛典大多源自印度梵文,但因譯經年代差距,以及地理、政治、文化等因素,造成許多佛典僅有藏文譯本,或僅有漢文譯本。所以將藏傳佛典完整翻譯成漢文,一直是眾多佛教徒的心願。然而翻譯團隊需要精通古漢語、藏文與梵文,又必須對佛教哲學有深刻體認,國際上鮮少有學術機構能具備這項條件,因此至今難以付諸實行。
身為藏族並主持該項計畫的蘇南‧望傑教授,則是法鼓佛教學院幾位具備上述條件的學者之一。他提到從元到清,藏傳佛經曾經四次翻譯為蒙古文、滿文,於高等教育機構設立漢譯單位進行翻譯工作是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許多人認定顯密有別,無須再漢譯藏傳佛典,但西藏譯師與印度本地之交流直至佛教晚期尚在持續進行且相當活躍,兩地接觸時間更為長遠。因此即使劃開藏傳中的密典,仍有上千部的經典為漢傳經、疏所無,非常值得譯出。。
此外在執行上,期望造就優秀的藏漢翻譯人才,接引有志擔負藏漢翻譯事業之年青學子加入譯經計畫,法鼓佛教學院也正在推動「翻譯人才培訓計畫」,讓此譯經計畫能長遠持續執行,未來甚至可望將現有梵本,與藏文、漢文對照。校方並將陸續開辦相關課程,歡迎有志延續玄奘大師以及歷代譯師精神願力的學人,共同加入現今教界難能一遇的偉大譯經工程。
在簽約儀式圓滿後,因為製作《高山上的世界盃》等得獎影片,和各種貼近現代生活的教法,而被信眾和影迷譽為當今最具創意、最有影響力的上師,也是欽哲基金會主席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更貼切地配合今日的活動主題,以「翻譯佛陀的話語」進行半個多小時的開示,為滿場的信眾帶來心靈上的無限法喜。
新聞聯絡人:法鼓山文宣處、欽哲基金會
張曜鐘 (02)2893-9966#6450;0927-063-577
游欣慈 (02)2893-9966#6450;0983-426-343
--------------------------------------------------
(2014/03/04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