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墓木已拱/行将就木?---与何清涟女士商榷 六四将至,陈希同在港版新书中自诉冤屈,去岁李鹏亦拟推出《回忆录》中推卸血债,但被北京阻止。本文其实与陈李并无关系,只是呼应何清涟女士一篇檄文---鞭笞若干为毛招魂的御用文人抄写其70年前《讲话》之行径。
事缘何文中有云:
“这些人当中的不少人其实墓木已拱,党能够赐给他们的现世利益不会更多了,”
笔者认为用词不当,遂致函转达何女士。结果引出一场笔墨官司。由于何女士已在其博客中公开此事,故将来往电邮披露如下,以就教于识者:
1.
XX兄:您好!
何清涟女士讨伐文甚为有力,但下句用词不妥:
“这些人当中的不少人其实墓木已拱,党能够赐给他们的现世利益不会更多了,”
“墓木已拱”只能用于去世已久者。或可改作“已属耋耄之年”?
请转何女士为荷,谢谢!
此祝编安
张成觉谨启
5-27,11:56am
2.
XX:
谢谢转来张成觉先生的批评。这话出自于《左传》蹇叔哭师一段。其中秦穆“公使謂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不一定用之于去世之人。在此我是认真考虑过,那些人中的老人全都懂这是句雅骂。
但请转告张先生,无论如何,非常谢谢他的关注与指谬。欢迎他以后继续关注,并随时指谬。
清涟
3.
何女士:您好!
大函收悉,谢谢。
也许本人孤陋寡闻,印象中该成语只用于已故者。经查网上有关“墓木已拱”之资料得知:
1)汉典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此谓墓地之树,大可两手合围。后因以“墓木已拱”为慨叹人逝已久之词。宋 范祖禹 《答刘仙尉书》:“近《资治通鑑》印本奏御,因思同时修书之人墓木已拱,存者唯僕,尤可感叹!”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2)汉语百科
墓木已拱
mù mù yǐ gǒng
• [释义] 拱:两手合围。坟墓旁的树已有合抱粗了。形容人已死去多年。
• [语出]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梁书•武帝纪上》:“墓木已拱;方被微荣。”
• [正音] 拱;不能读作“ɡònɡ”。
• [辨形] 已;不能写作“己”或“巳”。
• [反义] 尸骨未寒
• [用法] 中性词。一般作谓语。
• [结构] 主谓式。
• [例句] 可惜王老师~;如果他能看见今天的盛世景象;该有多高兴。
3)金山词霸旗下网站HAPPY Life汉语站成语词典为广大网友提供墓木已拱的成语解释、墓木已拱的成语故事、墓木已拱的例句
• 墓木已拱
• 【发音】mù mù yǐ gǒng 【解释】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示例】同时修书之人~,存者唯仆,尤可感叹。 ★宋•范祖禹《答刘仙尉书》 【反义词】尸骨未寒
4)墓木已拱- 成語百科Wiki
【用法】比喻人去世已久。
• 義近屍骨未寒
由此可见,其原意或可用于尚在生者,是骂人的话。但后来实际只用于已故者,且为中性词。
大函称“那些人中的老人全都懂这是句雅骂”,愚意未必。读者更可能产生困惑之感。
供参考。
此祝撰安
张成觉谨启
5-28,9:30am
4.
收读张先生第二次函。他的执着与认真令我感动。我少时读左传,对原意印象甚深。以下我已经将他的两次来函张贴在我的博客后面。请转给他一观。
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2012/05/100-cultural-chiefs-who-saluted-to-the-gallows/#comment-197932
谢谢。
清涟
上述链接末尾附“何清涟注”:
我少时读《左传》肴之战(即蹇叔哭师),第一次读到“墓土已拱”,对其原意印象甚深。文中用的是原意,张成觉先生强调的是衍生意义。
张先生的认真令我感动。
笔者行年七十有三,但涉猎古文甚少。何女士之渊博令我佩服。不过我还打算“认真”地补充几句:
一是成语用法约定俗成,上引范祖禹及李清照文,均将该词语用于逝世已久者,此亦当前一般用法。如果按“原意”使用,恐怕并不合适。
二是《左传》原文为对话的场合,何文的语言环境却并非对话。具体情况应作具体分析,不宜不分青红皂白地照搬硬套。
假如何女士今日在纽约或华盛顿街头偶遇李鹏,血脉贲张地直斥其非曰“尔墓之木拱矣”,则不仅不会受到质疑,还会激起在场华人中之正直人士热烈的掌声。不过,是否“他们中的老人全都懂这是句雅骂”却存疑,相信主要从阁下的语气及身体语言中领会真意。李鹏则肯定不懂什么“雅骂”不“雅骂”的!
据说老年人一大特点是啰唆。如此聒噪不已,尚请何女士海涵。
顺便说一下,倘若在港邂逅李鹏,我会使用“行将就木”奉赠之!不知这算不算“雅骂”?
六四23周年之前四天完稿
(2012/05/31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