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不是官/散文 天亮了,但布满乌云,旷野灰蒙一片,看不清远处的村庄,只听闻偶有一、两声狗吠声传来,深沉悠闷。他手提一个残旧的旅行袋,踏着崎岖的泥土小径,走到村口,转过身来,与跟在后面送行的爸、妈和弟弟道别,然后跨开大步,上路走去。
他还未到十八岁,参加大学统一招生考试后,获地区一所工业学院录取,这虽不是他理想的学校,但他还是想着进去继续深造。可惜的是,学校一年的学费要两万元,再加上其它拉拉杂杂费和生活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的家庭负担不起,将他的求学愿望无情的打散了。
他知道,当今中南海那里,几乎每一个大官的第二代第三代,上的都是美国英国的名大学;省里中官的第二代第三代,要是攀不上美、英的名大学,也要进入那边二、三流的大学,至少也会到新加坡大学去;至于地方上小官的第二代第三代,则是钻去香港的大学,最后才选择国内的北京、清华等大学;他们是特等阶层,与众不同。何以如此?就因为他们的老爸是官,有的是权势,有的是金钱,明里一套是国情、爱国、社会主义,要国人小心谨慎,勿逾越雷池半步,暗里却是另一套,私通美、英,架设通向资本主义之路,送子孙前往,享受自由,留下后着;他们就是仗着老爸显威。
他呢,他连地方上的三流学校都上不起,为甚么?只因为他老爸不是官,而只是一个卑微的农民,既无权,也无势,更无钱,他的学途便是到此为止了。
他现在要走向哪里?告别父母,离乡背井,走出去,走到浩浩荡荡的农民工洪流之中,四处去找一份势将受尽压榨的工,然后不计付出的打起工来,以便挣一个生活,也补贴辛劳的父母,愿弟弟能读多一点书……肯定的,他走上一条辛酸路!
他出自农村,生为农民,连打工,都只能是农民工啊!
一代为官,子孙尽富贵;生于农家,世代均遭殃;他奈何?
这就是社会主义国情,生在这里,就必须受约束?而那些嘴上念念有词讲着国情的人,却是一蜂窝的将他们的后代送到资本主义国家去,去享受自由,这是从何说来?
他忿然,忿忿不平!他想起「五四」,想起「六四」,想起人家的争民主,争自由……这股千百万人的农民工洪流,要是能变成一股抗争的洪流,那不是可以叫那些「官爸」尿流屁滚吗?他走着,想着……
前路茫茫,但是他的脚步是坚实的。
(2011/04/06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