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腾笑下士,切勿遗笑大方 何妨腾笑下士,切勿遗笑大方自以为是、不懂装懂是普通人的人性之常,没什么奇怪的。江湖上患有这类毛病的人多乎哉太多了,尤其是那些反儒派,几乎全是这类毛病的“重量级”患者。不过,有时看到一些名家和儒者也大装特装,在自己完全陌生、一点不懂的“领域”胡说八道,总不由的为之捏一把汗。真想问上一句:你就不怕遗笑大方吗?
且不说江湖上藏龙卧虎,就算当今时代江湖已涸、龙虎难逢,奈天下后世何,天下很大很大,后世很长很长,总会有“大方之家”的呀。东海说过,不怕受千万小人之毁骂,怕不为二三君子所赞许。道德上,俗世小人的毁誉无足轻重,同样,思想学术上,门外汉的毁誉毫无意义。千万门外人士的赞美夸奖,也抵不上一个行家的一笑啊。
真理当然不怕嘲笑,下士越嘲笑,越衬托出真理的高贵来。象孔孟之道、良知之学,无论某些时候受到怎样的打压诋毁都不要紧,总会有大放光芒的时候;而且在饱受打压诋毁的同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上智之士能够产生共鸣,读进去、吃下去,同心同德。宋儒陆象山说得好:
“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
怕就怕缺乏基本的自知之明和择法之眼,真伪不辨,门外乱谈,就是没人嘲笑甚至赢得广大下士的赞誉,也是耻辱。何况很多言论包括名家言论,何止胡说八道,简直胡说九道,略有文化常识者见了都会忍不住笑的。
比如有儒者,连很明白浅显的一段经文都读不懂就颠三倒四地乱解一通,狂言妄语地教诲他人。用不着高僧大德,略有佛学常识者都能看出其荒谬来。这样不懂装懂的卖弄,除了自暴其陋,没有任何意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一种智慧。且不说毁谤正法误导他人,会招致严重的果报,对于不懂的“东西”,就算为自己名声考虑,也应慎言为上呀。2010-7-9东海儒者余樟法首发儒学联合论坛学术厅http://www.yuandao.com/index.asp?boardid=2
(2010/07/09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