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套被极力推荐的童书 一套被极力推荐的童书 井蛙
――之一《满月》画家马俐的绘本
我自己就是小孩,是一个喜欢读书、写书、以及赏画的大小孩。当然,自从
我们知道了丰子恺之后,就已知道如何理解一幅画的含义。但是,小孩,要在几岁开始学习阅读书画最为合适呢?天才是从第一天诞生开始,普通人要在学好文字之后,我想,我们身边没有比普通人更普通的人,因为,每个孩子身边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身边的孩子都是天才。
《满月》、《冈拉梅朵》、以及《荷灯照夜人》是我阅读过的最具备让孩子进入书画世界的一套完美现代童话。童话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学会想象和关怀。而艺术,就是想象和情感的表达。让孩子认字,不如先让孩子进入颜色的领域,想象七彩,想象七彩中儿童的内在与外在环境的变化。
《满月》里,讲述一个艾滋病患者父母的永恒离别,留下一个小女孩在人间的永恒孤独的故事。这个故事或许比不上我以前翻译的美国童话大师弗兰克.鲍姆的手笔《天狱魔国》历险记,但是,只要你看一眼那出自一个童话高手的画笔你就会被水墨画的卡通世界所感动:一个孤独的小女孩坐在两只猫的身旁,背向着你,而脸向着天上的月亮,天空的辽阔没致使读者进入悲伤的情感想象,但是啊,小女孩的卡通式背影,两只猫的卡通毛色以及卡通式动作,多么使人怜爱。而我喜爱的是《满月》里,那棵像一个坏小孩生气时叉开五指的树,枝干叉开,但是,总会有一只鸟儿栖息在枝叶上,甚至,连一堆干柴上也有小鸡歇息一处静听孩子与爷爷的对话。我想,这时,任何一个大人和小孩看到这里,都应该停下来想想,嗯,树和小鸟没有分开过哦,哪怕树被锯下来了,成为干柴了,也有鸡在那儿。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绘画者是一个已经进入儿童精神世界里的最理解最关爱儿童的儿童。我喜爱这样的画家,就如你到了乡间散步,看到田野里一棵向日葵会突然开心起来一样。但是,当你看到凡高的一组向日葵,用他带着生命的热情挥撒上去的灿烂色调,你在布框上看到的向日葵以及太阳的感觉,就再也不同乡野之间的景致了。它确实,已经超越了具物,因为,它让你想象了一个太阳的情感。正如,《满月》绘图的画家马俐一样,她说,树就应该是这样的,鸟儿也应该是这样跟着树的,而孤独的小女孩就应该这样有猫陪伴的。而这两只猫,就应该是黄色与黑色的。我不知道,这种独特的对卡通世界的细致描绘是否像凡高对向日葵一样表达了一种生命的热情和深度阐释?我想,是一样的。
至于满月是否会被好心人收养,这是儿童大人所关注的,因为,读者寄托了这样的情感。但是,在另一层对艺术的理解上,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悲剧童话,更能培养孩子的同情和关爱。但是,确实,作者没让读者失望,孩子是拥有了幸福。我们的眼睛不在这里,我会告诉读者,“麦子熟了……”你看到麦田了吗?你看到麦田附近山上的卡通屋子了吗?你看到卡通屋子旁边虽然只是独自一寓,但是它有大树陪伴吗?大树周围有很多小树呢。这些,告诉小读者,非常重要,因为,在卡通世界里,树不是孤独的,房子也不会孤独,而人住在里面,有那么多的东西陪伴,也不是孤独的。即使满月的父母不幸离别,虽然伤心,但是啊,时间久了,每个人都要学会与周围的树木、小鸟、以及天上的云朵和谐相处。另一幅画是:“满月望着麦地里的月亮……”是啊,谁能将一块麦地的画面画得如此辽阔,但又与你的眼睛如此接近呢?马俐不愧是一名好画家。月周围有月晕,像麦田的颜色,它是小女孩内心的希望。蓝色若代表了忧郁和思念,那么这浅粉色的红黄,则激起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红色调,总带给人成熟的,热情的,生命的,投入的情感想象。
一幅永远不会让我们记忆淡褪的关于麦子与月亮的画:最后,马俐的月亮,颜色是麦田的颜色,也就是刚才说的,一种希望的,热情的,充满生命激情的,投入生命力度的颜色,浅粉但又是丰满的红黄色调。一成排的成熟的麦子,芒尖刺向月亮。这是一种心灵的距离。看这些画,就是要教诲小读者什么是颜色,什么颜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而颜色就是内心的变化,是儿童精神环境的变化。如此深刻的笔触,能不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吗?对艾滋病主题的关注,是乡村里的向日葵,而马俐的画笔,则让我们看到一幅凡高布框里真正理解了生命以及生命全部热情的静态的向日葵。
“那晚的月亮真圆,真大啊。”这只不过是普通小孩的感叹。
但是,这幅画却超越了这样简单的感叹。从来没有一幅儿童绘画用这种大胆而细致的笔触直接刺向月亮。
2009-10-20
CHINA HI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