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泰国之行(2)——初到清迈 此次旅行的目的地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清迈,刚从曼谷下飞机,就只能在几个小时后转乘曼谷到清迈的航线了,所以,其间实在没有时间去曼谷的街头转悠,领略这个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到了清迈机场,一时间不知所措,因为出机场的人实在太多,而钟妍要去等她的行李,我就只能一个人在出机场的地方去寻找接待我们的人。原以为他们会举着中文牌子,没想到,牌子上全都是写的英文,害得我和他们之间一时间咫尺天涯。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泰国的中年男子和他的儿子,他那稍微有点黝黑的皮肤透射着健康的气息,这也许就是泰国人和一般中国人的区别。到清迈的时候,天上已经是满天星斗,泰国比中国的时间要迟一个小时,出机场后,只看见街道两旁以及建筑物上闪烁的灯光,还有那整洁的柏油路。我和钟妍一齐坐上了这位泰国朋友的微型车,大约三到四十分钟,我们才来到了这次旅行的最终目的地。那是一个僻静的小村庄,在那里,你看不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放眼望去,都是一些矮矮的木房子。木房子的周边布满了碧绿的草地,还有很多人工种植的树木。
去那里之前,听朋友说清迈的风光比曼谷更好,来到清迈,才知道名不虚传,即使是在晚上,那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仍然让人感觉陶醉。看见我们一路舟车劳顿,那片庄子的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泰国菜肴,更有那白花花的泰国米饭。主人是个美国人,他的妻子是泰国人,因为两人结为夫妻,所以他就在泰国定居了,他的名字很好记,叫做克里斯托弗,在我的记忆中,叫这个名字的外国人大概不止他一个。他以及他的妻子都非常热情,虽然我们很多人和他们都未曾打过交道,但你看不到他们和我们之间有什么距离。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大多数人都笃信佛教,也许他们的真诚和善良与他们的信仰有一定的关系吧。
吃完饭,在和之前已经到达的朋友相互认识之后,主人给我安排了住处,那是一栋木房子的二楼,除了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隔断是用竹子做的之外,其它的东西几乎都是木头的。人们常说“回归自然”,住惯了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房子的我,当住进这样的房子时,感觉确实非同寻常,也许这就是“回归自然”的一种方式。房间里没有日光灯,只有一盏造型别致的台灯,一个人住在房间里,打开灯时,你会感觉到一丝浪漫。
紧靠着小木楼的是一个人工池塘,那里面有鱼,睡在夜里,你都能时不时地听到鱼儿跃出水面的声音,加上一阵阵小虫的低吟浅唱,大自然的亲近与美好顿时让你感觉到无比的惬意和满足。泰国的冬天不像武汉这么冷,但是,昼夜温差还是比较大的,夜幕降临时,穿着外套只觉得热,但在夜里,不算很薄的被子却让你觉得不够用。第一天住的时候,开始还睡得挺香,但在早晨天将亮的时候,不得不爬起来,因为有点冷,害怕继续睡觉会着凉。后来,我又向主人又要了一张毛毯,才得以每天都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转自《自由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