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高官如此不堪?
报载行政会议成员郑耀棠称:港府迟迟不派包机载滞泰港人,是由于“现在公务员,特别是高官不易做。”“因为梁展文事件令到高官在作出决策时心理压力很大,令他们不能具体、果断作出反应。”
郑耀棠身为特区立法、行政两会资深成员,上述说法应属有所据而云焉。但其反映的事实却使人感到十分可悲。
尽人皆知,特区公务员是令人羡慕的职位,薪俸优厚,福利完备兼位置稳固。一众高官尤属人上人。既然如此,自应尽忠职守,“做好这份工”,否则何以对得起那每月准时拿到的大把钞票,以及相应的诸多其他物质好处和名誉地位?
而所谓“做好这份工”,基本的一条便是对其职务范围内的所有重大事务,“具体、果断作出反应”,决策及时得当,并无贻误时机。如不具备此种能力,缺乏相应的抗压力的心理素质,那就应当自动辞职,而不能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当断不断,其事必乱”,这是“一字甘(加‘口’旁)浅”的道理。
就梁展文事件而言,人们质疑的是其中“利益输送”的成分,即有无官商勾结,滥权渎职;而非梁某当时反应“具体、果断”与否。公务员如欲从中吸取教训,只能着眼于此,而不是其他。
俗语云:“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如果身为高官,一切出自公心,并无借权谋私之念,则其果断决策之余纵有失误,也必然“公道自在人心”,终会得到公众谅解;否则,尽管其处置要务毫不果断,犹疑不决拖沓再三,但因心中有个“小九九”,总想从中为己捞点好处,那就难免到底露出“官袍下藏着的那个‘小’来”。
所以,把此次特区政府进退失据,在是否派出包机接载滞泰港人问题上处理不当,跟梁展文事件对高官造成的影响,这样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扯在一起,在局外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包机与否,均不存在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的因素。高层主事者又何须过虑呢?
难道我们那些年薪两百万以上的局长、常任秘书长们,每临大事都是“足将进而踟蹰”,心中总摆脱不了“阴谋论”的影子,连一点起码的自信都没有?
呜呼!
(08-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