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傳記文學的分類 中國古代的傳記文學的分類 中國古代的傳記文學大體可分爲五類:一、史傳文學,以《史記》、《漢書》爲代表,史傳兩字出自《文心雕龍》。二、雜傳,如《古列女傳》、《唐才人傳》等,以類相從,內容龐雜。三、散傳,即傳狀、碑銘、自序等,如蘇軾的《方山子傳》、李清照的《金石錄後序》、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狀》、明代李開先的《亡妻張宜人散傳》。四、專傳,指中篇以上的單人文學傳記,如《大唐三藏法師傳》。五、傳記體小說,像《謝小娥傳》、《李師師傳》、《趙飛燕傳》等,前者還被收入正史的列傳裏。雖然小說不同於傳記文學,但《新大英百科全書》的「傳記文學」條目中就載有「傳記小說」與「傳記體小說」一兩種。韓愈的《毛穎傳》和《聊齋志異》中的花妖狐怪故事乃至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歐陽海之歌》皆屬傳記小說。
《史記》是廿六史的龍頭,它開創了紀傳體的先河。紀即是傳,司馬遷所寫的《項羽本紀》、《高祖本紀》事實上是《項羽傳》和《劉邦傳》。司馬遷不但傳記文學寫得好,自傳(註2)也照樣寫得出色。他的《太史公自序》乃是第一流的文學作品。後世的傳記與自傳,不少已淪爲年譜式的流水賬,便少了可讀性。然而竇宗一所編的《李鴻章年(日)譜》(一九六八年友聯版)就是一本不朽的著作。作者在全書沒有下過一句主觀評語,他只是從多如牛毛的李鴻章史料中選取菁萃,按時序排列,突顯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李鴻章來,令人百讀不厭。
|